打造IC人才
科技生态圈

“世界工厂”东莞的半导体崛起之路

发布时间:2022-12-09

来源:IC修真院

明朝天顺年间,《东莞县志》记载,县名-莞草名,可以为习,邑在广东之东,海旁多产莞草,故名东莞,这便是东莞城市名称的由来。

东莞毗邻广州、深圳,被称为“世界工厂”,拥有配套完整、规模庞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其半导体产业发展近几年来,更是可圈可点。

芯查查企业SaaS(XCC.COM)数据显示目前东莞市拥有涉及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292家,大多集中在设计,封装测试及原材料化学品环节,202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256亿元,其中营收10亿元以上企业5家,1亿元以上企业25家,上市企业4家。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同样,2021年GPD已达1.09万亿元的东莞,其整体经济发展以及半导体产业发展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轨迹。‍

东莞电子信息及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

在经济学领域, 有著名的“产品周期理论”,含义是指由于受各地区之间的客户需求、信息沟通成本、生产成本、生产环境的差异所影响,以及地区之间的协调管理成本、运输成本所影响,在不同的产品阶段会呈现不同的生产区位安排。新的产业会优先出现在最发达地区逐渐成熟的产业会向较发达地区转移, 完全成熟的产业有可能会向其他地区转移.而具备成本环境等优势的欠发达地区就拥有较大概率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而东莞的发展历程就是多次承接其他地区产业转移的缩影。

总体而言,东莞的发展历程主要与三大城市的外溢息息相关。

第一个城市是香港,1978年,改革开放东风吹来,大量港资涌入,东莞绝佳的劳动力密集优势以及地理位置优势使得东莞承接香港的产业转移,同时先进的管理模式与经营理念使得东莞潜移默化之中完成了蜕变。数据显示,1978年,东莞GDP仅6.1亿元,但1992年就已破百亿元。

1994年,东莞提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战略,东莞党史研究院资料显示,东莞“第二次工业革命”其内涵是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变,“数量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转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战略布局下,东莞以IT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民营经济在与外资企业的协作配套中逐步成长,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工业体系。“东莞制造”享誉全球。电子产业各类巨头企业也开始在东莞设厂生产,如1995年,东莞诺基亚移动电话有限公司成立,广东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改造成功,1996年东莞新科磁电制品厂建成投产。这些企业的不断发力使得以IT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在东莞也迅猛发展。

第二个城市是中国台湾,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亚洲企业尤其是东南亚企业开始接二连三地倒闭。经济低迷,加上人力、土地等成本的增加,中国台湾等地的电子和IT制造业资金链紧张,他们急需寻找到一个可以替代台湾继续做加工贸易的地方。无限供给的劳动力以及有利的政策扶持,再次成为了东莞这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资料显示,在最高峰的时候,东莞的台资企业有6000多家;据中新网数据,截至2020年底,东莞台资企业数量为3664家,这些台商在东莞设立工业园进行引商,加快形成产业配套体系。资料显示,90年代末,在东莞清溪、石碣、黄江等电子工业重镇,台商兴建了一批工业园,占地面积少则三十多亩,最多达三千三百亩,吸引了台湾一批知名品牌的电子、电脑上市公司落户。世界著名的电脑、电子企业,如IBM、康柏、摩托罗拉、爱普生等都在采购这些企业生产的电脑产品。大量的台商投资充实了东莞的资本来源,促使东莞的外源型经济规模在20多年内迅速膨胀,东莞的电子产业基础也在这时候得以强化。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2007年,国家对低端加工贸易进行了政策限制,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美国、欧洲市场持续萧条,加之用工、原材料成本较大幅度攀升,东莞经济结构存在的严重问题随即显露,东莞加快了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时间来到2010年,在电子领域已经建立起夯实基础的东莞再一次迎来了产业升级的机遇,当时深圳的部分产业开始向东莞转移, 一些大型企业的制造中心、研发中心开始向东莞转移,比如华为的终端业务就落户于东莞的松山湖。深圳的科技资源、研发实力不断向东莞渗透,带动了东莞的产业升级。

当时移动互联网是巨大的发展“风口”。东莞通过不断淘汰低端落后产业,引进战略性创新机构和新兴高端产业,成为智能手机生产重镇,实现“东莞制造”到“东莞智造”的转变。数据显示, 2015年,东莞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987家,而在2009年,东莞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则高达1604家。数量的减少背后其实体现的是质量的提升。

如今,东莞“世界工厂”这一称号早已被世人耳熟能详。而半导体是未来电子产品的核心,尤其是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激烈的当下,为东莞从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向半导体产业升级提供了机会。凭借对市场的敏锐判断,东莞在其“十四五”规划中便将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列为重点发展新兴产业之一。同时强调优化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两大传统优势产业,打造东莞成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国先进制造业之都。围绕着这个规划,2022年,东莞将招商引资工作聚焦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新高地和先进制造新高地。全面实施招商引资突破工程,出台高质量产业招商三年行动计划,全年引进协议投资3000亿元以上、实际投资1500亿元以上。引育新兴产业发展新动能,聚焦于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11个产业领域,开展“走出去”产业链精准招商。

东莞半导体产业链分析

从产业链分布来看,东莞初步形成以“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为核心,集成电路设备、原材料及应用产业为支撑的产业链。

根据行业类型细分,芯查查企业SaaS(XCC.COM)数据显示,东莞共有设计公司112家,封测公司17家,制造公司(晶圆加工)1家,半导体材料公司145家,及半导体设备公司4家。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结合东莞与深圳、广州的产业链情况对比,可以看到在设计领域,深圳一家独大,东莞以112家的数量排名第二。而在材料领域,东莞145家在三个城市中排名第一,可以得见相比深圳、广州的情况,东莞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设计与材料环节。当然,在晶圆制造厂商方面,东莞也和广东省整体情况一致,较为薄弱,仅有一家晶圆厂商。而在半导体产业收入方面,芯查查企业SaaS(XCC.COM)数据显示,广东省各地市2021年半导体产业销售收入排名中,深圳以1480.40亿元的销售收入领跑广东省半导体产业,东莞以336.01亿元的成绩稳居广东省半导体产业第二的位置,是广东省三个半导体产业销售收入超百亿的市级单位之一。

能够稳居广东省半导体产业第二,主要得益于东莞长久以来的积累与配套的产业基础。

首先便是地理优势,东莞紧邻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在上文提及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东莞多次承接了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第三便是市场化促进作用大,协同效应明显,在东莞,OPPO、vivo等拥有巨量芯片采购需求的终端厂商集聚东莞,东莞半导体产业发展具有丰富的应用市场。也拉动了产业链其他环节的齐头并进。当前,东莞聚焦先进封装测试、模拟芯片设计、半导体新材料、半导体元器件及重大装备等领域,闻泰科技子公司安世半导体、东莞普创智能和深圳标谱半导等一批半导体厂商纷纷加大对东莞的投资,东莞半导体产业涌现扩产潮。


图片

半导体是电子产品的核心、现代工业的“粮食”。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第三代半导体的热度一直高涨不下。目前全球第三代半导体处于发展初期,与第一代硅材料,第二代砷化钾材料相比而言,在第三代半导体方面,我们国家跟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较小。因此第三代半导体的发展也被众多企业和政府视为重中之重。

在第三代半导体布局上,目前东莞成功创建了广东省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东莞基地,在松山湖高新区建设宽禁带半导体材料集聚区和半导体特色产业园,拥有中图、中镓、天域等一批第三代半导体衬底材料企业,涵盖了衬底、外延、器件、封装测试较完整的产业链。同时,东莞正在材料科学领域谋划打造的世界级大装置集群,为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原始创新能力。

种种事实表明,东莞半导体产业一直在稳扎稳打,不断前行,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当然,东莞市半导体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关键领域“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性投入不足、部分领域处于产品价值链中低端、产业链协同联动发展不足、高性能芯片被欧美公司垄断缺芯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东莞市发布了《东莞市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提出要立足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较大、产业链配套较完善、部分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的发展优势,聚焦以补齐短板做强产业链、以市场为导向提升价值链、以核心技术发展创新链,选准“七项”主攻方向,实施“四项”重点工程,将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推动东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加快我市制造业迈向产业链高端,努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图片


图片来源: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官网截图

回顾东莞半导体产业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东莞一直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承接着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也正是前期的累积才得以让东莞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不落后,甚至是领先于全国其他省市的发展。展望未来,东莞政府对于高新技术和重点项目不遗余力的支持或将使东莞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相关推荐:

芯片巨头鹬蚌相争,中国芯片渔翁得利?

IC设计公司面前的两条路

募资总额超200亿元!半导体IPO热度不减?

推荐阅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