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IC人才
科技生态圈
发布时间:2022-11-03
来源:IC修真院
今年秋招战线拉的似乎要更长一些,有一部分大厂小厂已经陆续开奖了,但还有一部分企业到了十一月还没有开奖。
但无论怎么说,2022年秋招终于还是慢慢拉下了帷幕。
之前就提到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入IC行业,企业也一定会从追求人才数量逐渐转变成追求人才质量。
这种从追求量到追求质的跨越,或多或少都伴随着用人要求提升、岗位HC减少、维持高薪水准等外在表现。
在今年实际的秋招中,一些已经开奖企业基本都维持着去年的高薪水准,甚至还有一些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力还抬高了薪资水平。总体来说依然维持在20W-50W的区间内。
而在秋招悄然落幕的十一月,那些已经拿到满意offer和尚未找到下家的同学们分别该做些什么呢?
毕竟拿到Offer也只是个开始,而后者仍要面临补招和来年的春招。
先总结经验与教训
·先下手为强
从去年开始,慕名转行IC的同学就越来越多。
有的同学对IC设计行业一直抱有怀疑态度,去年就在纠结行业卷不卷,也没有确定到底要不要转IC。一来二去,错失的都是良机。
而那些去年就下决心转行的同学,现在已经是一名标准的IC工程师,进度快的甚至已经跟过1-2个项目了。
甚至还有跳槽1-2次,薪资涨幅达到50%+的。(当然,初级阶段不建议频繁跳槽)
当然,每个人情况不同,纠结和犹豫的点也不一样,那些一直担心行业会不会“卷”而迟迟不定的同学,现在仍旧是后悔没有早些入场。
·尽早为自己做考虑
尽早为自己考虑就等于抢占先机,这个“先机”并不局限,它可以包括:
尽早决定要不要进入IC,上面一点说的已经比较清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即使决心不选IC行业,也不要过分徘徊,而是要及时调整状态制定新的目标。
尽早开始准备自己的招聘,从发展角度考虑期待薪资水平、意向的生活城市、目标企业和类型、未来成长空间以及天花板、生活和工作节奏如何平衡。从技术角度提前准备个人简历、笔试面试等。如果是在读,还能提前为自己筹划项目、实习和比赛。
尤其是今年秋招还没有拿到Offer的同学,就更要为自己提前考虑了,这一点下文会详细说明。
无论如何,提前为自己做打算总是没错的。
·合理评估
这个评估是综合性的多方面的,对市场行情、个人能力、公司情况,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资本涌入之后,国内遍地都是创业的芯片公司,其中鱼龙混杂。这就需要大家有正确的规划和方向,把握越大方向就需要越加明确,岗位、产品、发展路线都要一清二楚。
这是为了保证自己不要掉大坑的一个重要措施。
其次是评估个人能力和薪资水准,现在主要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大多数应届生对薪资都没有概念,很容易被hr压价,这就需要多搜集信息、多请教学长学姐。
第二种情况是这两年IC行业的薪资普遍偏高,有的应届生拿到了40W+的Offer还是心里很虚,没有底气,觉得自己“德不配位”。
所以大家要提前做好评估,合理报价。
再来分情况讨论
每年秋招都有几家欢喜几家愁,即使是同班,也有可能出现手持多份Offer和零Offer的参差。
如果你已经拿到了满意的Offer
首先祝贺这些同学,恭喜你们收获了一份不错的offer。
但不要懈怠,拿到offer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在之后等待你的,是崭新的工作内容和环境。
你需要尽快调整从学生到工程师的身份转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将这一份工作稳稳夯实。
相信今年还是有不少同学拿到了offer但仍然底气不足的,感觉自己的能力跟过高的薪水不匹配,但已经落袋为安了,剩下的就是加强自身技术水平。
更高的薪水意味着更高的要求,如果对自己职业规划已经明确的话,那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将是你日后工作中需要践行的道理。
如果你还没到满意的Offer
有的同学因为面试节奏和时机把控的问题,或者死等某家企业最后错失手头所有Offer。
同样是零基础转行的ICer,有的同学可以提出“信号中的x态能被综合工具综合吗?”这样的技术问题,有的同学却连x态是怎么产生的都不知道。具体展开技术面的时候,高下立见。
可能是时运不济,也可能是实力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终结果都一样,还需要再次出击。
这些同学需要做好充分准备,该刷题刷题,不要答不上之前就问过的问题,缺面试经验就找人演练,不要犯之前犯过的错误。
行业好是一方面,企业宁滥勿缺也是一方面。无论是哪种原因,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当你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都过关了,好的Offer自然会送上门来。
入行IC需要动力,也靠定力。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2022-12-15
2022-11-28
2022-12-27
2022-12-29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