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IC人才
科技生态圈
发布时间:2022-11-09
来源:IC修真院
是机遇也是挑战。纵观历史,技术封锁从来就只能暂时延缓而不能长期阻止大国获得技术,比如英国对美国的机械技术封锁就没能成功,甚至会让被封锁方磨练出自主研发能力,不仅获得技术还能自我升级。
同样是人,西方阵营10亿人已经证明能造的IC,中国14亿人加上贸易伙伴几十亿人,一定可以造出来,无非是需要投资和试错。
接下来的几年是中国专心突破自身制造技术局限的几年,从购买装备到逆向工程再到正向工程,可能需要5-10年的周期,这段时间比较考验举国体制的效能。
我国已经可以自主量产28nm IC,预计明年可以实现自主14nm。14nm已经能满足大部分计算和控制需求,接下来即使美国成功地把中国自主制程封锁在14nm,如中国抵制美国阵营先进制程IC,中国巨量下游用户仍然能给相对落后的半导体产业回血维持研发。14nm可以造11代i7、GTX10X0系列显卡、第三代Google TPU、骁龙450手机主控等等。至于低端单片机、网卡IC、SSD主控等更是远远足够。
为了给国产IC创造足够大的增量市场和用户规模,在抵制进口西方IC的基础上,还可以鼓励国内用户以旧换新,国外平台的电脑手机换成自主平台,收上来的全部出口回西方主导的市场。
同时,软件技术也可以走和西方世界不同的路,在优化代码效率与功耗方面夺得头筹。优化编译器、新旧代码无损转换器、高效率中间件等都是可以发力的软件基础科技。此领域开源开放性极强,但一直是我国的短板,正好可以通过自主平台建设来补上。代码可以在性能较低的硬件上运行,就可以缓解自主IC的劣势。成功先例是苹果iPhone,通过各种激进的软件优化克服CPU和RAM弱于同时代安卓的劣势。
政治上
要相信世界人民大团结是历史大趋势,相信无产阶级主导全球化的优越性。无论“西方阵营”还是“美国”都不是铁板一块,要把冥顽不灵的政客和无可奈何的企业和从业人员区分开,不要误伤无辜,而要巧妙化解前者逼后者站队的计谋。
法律无法封锁开源技术。国家可以协调企业把手上已有的技术开源化,形成开源工具链、公版设备和知识库,以公开共享项目的形式与全球行业人才共同开发,天然可以无视商业层面上的封锁。
作者:机器狗
来源:知乎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2022-12-01
2023-01-16
2022-09-19
2023-03-13
20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