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IC人才
科技生态圈
发布时间:2022-08-25
来源:IC修真院
芯片工程师有知识基础和工作技能就够了?
我不同意!
至少这个说法漏掉了很重要的思维,柏拉图说过“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在IC行业,思维对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芯片工程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核心思维习惯呢?
全局思维
全局思维,是指考虑问题时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地去思考。
简单点说,就是格局打开。
以IC设计为例,一个模块代码的改动设计,并不是简单修改就算完成了。一定是统筹兼顾,思虑周全,要考虑到后续的代码实现、验证工作、后端实现、实际需求等各个方面。
而IC验证,引用一位验证大佬的话“验证人员的目的是发现Bug,这是唯一的目的,不仅仅是一个TC所能发现的Bug,而是整个芯片可能存在于任何环节、任何位置的Bug。”
全局思维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芯片设计到芯片制造再到封装的全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工程师,都需要具备全局思维。
就像在游戏里,毕竟打野不能只在野区,还是要中野、上野、下野联动,才能扩大优势,赢得胜利。
全局思维也并非一天两天练成的,在日常工作中可以习惯性地规划,先整体后细节、先框架后模块。格局打开。
流程思维
流程思维,就是合理、有序、分步骤去做事情。
很多行业在实际工作中都会制定SOP(标准操作程序),到了某个关键节点或时间节点做什么事情、以及如何做,都已经形成了要求标准,以达到高效率工作。
IC设计的SOP就很一目了然:规格制定、详细设计、HDL编码、仿真验证、逻辑综合、STA、形式验证、DFT、布局规划、布线。
全面但不冗余,环节多但不杂乱。
芯片是长流程的工作,不同的岗位也有不同的工作流程环节,不同的公司的要求也各有不同。
大家在执行标准化流程的过程中,不妨再多思考一些:
这个模块有哪些重要的要素?
要素是如何影响我的工作的?
如何安排工作可以更加合理有序?
我的工作习惯是否可以更加高效?
如果形成流程,会不会速度更快、交付质量更高?
目标思维
所谓的目标思维,就是有自己的长期中期短期目标,并且把目标做拆解。
很多人都会给自己定个新一年目标,比如今年暴富、今年暴瘦。
今年一共要瘦多少斤?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瘦到多少斤?这个月的目标是多少斤?为了达成本月目标需要做哪些运动?有氧还是HIIT?为了完成这个月目标,你下周要做什么?
面对灵魂拷问,很多人大概率就放弃回答了,或者就是“还没想好,下次一定”。
目标思维下的目标制定并不是一个笼统的大目标,而是要是进行拆解,并且切实有效。
落实到IC行业上,工作上要具备目标思维,个人职业规划发展上亦然。
在具体工作层面,梳理工作流程,把任务拆分成小任务,把时间划分成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的具体任务、需要的文档、和哪些人员对接工作、什么节点同步工作进度、最终要交付什么样的工作成果。
在职业规划层面,从入行开始,到发展三五年、再到十年,最后到职业天花板。每个不同的阶段,要达到怎样的专业水平、拿到多少年薪都可以由近及远进行规划。
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就是在解决事情的过程中找到一个框架,将零散信息放进去加以整合,就能得出方法和结论。
有的人在日常沟通中,总是逻辑不够清晰,在诸多事项中把握不到重点,会词不达意,很难把一件事情说清楚。这就是缺乏结构性思维。
举个例子,以前学习语文课文的“总分总”结构、各类考试中的结构化面试,都是结构化的体现。回想这些过程,都是先构建框架,然后再拆解。
芯片本身就是一个结构性很强的东西,内部功能的复杂度和一座城市差不多。工厂、大厦、学校、车站建在哪里,城市道路如何规划,整个城市如何运作……是一个庞大的结构体系。
芯片工程师就是要对这些结构了如指掌,工作中也要具备结构化思维,在看似一团乱麻的工作中梳理出头绪,看出其内部合理的结构性。
遇到BUG,先梳理一个大致结构,罗列可能导致BUG出现的原因,然后分部分Debug。
在培养结构化思维方面,“金字塔原理”和“5W2H分析法”都是比较常见的结构化思维方法。
思维习惯对人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有的人一叶知秋,有的人一叶障目,有的人釜底抽薪,有的人刻舟求剑。
不同的工作经历,自然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当然,对于芯片工程师们来说,重要的思维习惯还有很多。
也希望这些核心思维习惯,能够让从事芯片行业的你我他,工作更加顺利。
前程似锦。
相关推荐:
下一篇:模拟版图真有那么好转吗?
推荐阅读
2023-03-14
2023-03-15
2022-12-06
2022-08-19
202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