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IC人才
科技生态圈
发布时间:2023-02-23
来源:IC修真院
今天考研成绩就开始陆续公布了。
部分同学对于是否能进复试这件事还没有把握,这里整理了示范性28所微电子高校2022年的复试分数线,可供大家参考。
01
28所微电子高校中有21所都是自主划线高校,不遵循复试国家线。(表中加粗)
很多高校的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成立于2020-2021年,前些年都是招调剂,比如北航微电子学院,前些年招收计算机调剂生,分数最低360+。所以去年(2022年)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招生。
这一部分高校微电子院/集电院成立时间较短,招生数据较少,再加上2022年IC相关专业报考情况空前火爆,和前几年情况截然不同,所以表格中统计数据以2022年为主。
另外,微电子相关高校众多,上述表格中部分高校也有多个学院招收微电子/集成电路硕士,整体情况比较复杂,所以表格中并没有把研究方向分的很细,而是进行了适当简化。
(上述数据参考自网络,如有出入,欢迎指正。如果需要前些年的数据情况或者更多高校的数据,可以在后台/评论区留言,之后可能会视情况为大家整理一份详细的资料。)
02
参考去年的情况,分数达到多少进复试才能比较稳?
复试线在350及以上的,有复旦、厦大、南京大学、中山大学。
如果是清北浙、上交、西交这种口碑天花板级的院校,或者两电等工科强校,340分是比较稳的。
国科大、北航、北理、大连理工、合肥工业、福州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性价比较高的,分数在310左右是比较稳的。
接下来诸位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分数进行判断,分情况进行下一步的行动和规划。
1. 高分,稳进复试。
这类同学基本上就可以着手准备复试了,要做的准备包括但不限于:复试参考书目、复试真题、复试材料、推荐信、个人简历、自我介绍、确定研究兴趣、联系导师、调整心态等。
就微电子类专业的面试环节而言,老师们都比较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问题,比如模电拉扎维,数电Verilog和拉贝。
2. 中等,略有风险。
这类同学的成绩属于排名居中的,会有一些淘汰的风险。
建议两手抓——准备复试和考虑调剂。
要注意,70%的侧重点应该在准备复试上,调剂属于plan B。
3. 靠后,可能调剂。
同样建议是两手抓,但是侧重点应该往调剂上倾斜。
这类同学尽量多关注调剂相关的信息,一定要主动不要被动。
但如果有希望也不要放弃,所以还是要做一些复试相关的准备。
03
对于考研失败的同学,不论后续是二战还是找工作,调整好心态都是最首要的事。
准备考研这几个月,大家都付出了成倍的心血、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最终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考研失败≠人生失败,人生也并不是只有考研一条路可走。但这只是你漫长人生中很短很短的一部分,是你的一段宝贵经历,并不是你的全部。你也可以暂时迷失一会儿,但一定要找到新的路。
情况一:选择二战
是否选择二战,这是我们即将做的第一个选择。
每个人面对的现实情况也并不相同,如果非要给出建议,我只能说:别让自己后悔。
确定了要二战的同学,选择院校、选择专业这类问题可以再重新纳入考虑范围。
如果一开始目标就比较明确的,就可以继续坚持自己的意向院校。这时候一战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你可以省出从前用来搜索资料、询问意见、纠结选择的时间,快速投入到备考中去。
一般情况下大家是不会换专业的,考微电子的依然打算考微电子。如果打算重新选择院校,就要看是想选个更好的学校,还是想退而求其次?
说白了就是选拼搏还是选求稳,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一定要先对自己有个清晰且客观的评估。
情况二:找工作
跨考微电子的同学有绝大多数是来自“天坑专业”,选择跨考就是为了不进厂、不去工地、不从事本行业。
如果打算直接找工作,走老本行肯定不是个明智的选择,转行找工作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你能想到的高薪行业都是需要专业背景、基础知识、项目经验的。
这里就说一下IC行业。考研失利后转行IC并且拿到满意Offer的同学也并不在少数。
备考过微电子的同学,对数电/模电、半导体物理一定是反复复习过的,这一点上就已经具备了基础知识优势。
如果想要快速上手并且找到还不错的公司,就还需要再掌握一些IC岗位必备的语言或工具,比如Verilog、SV、UVM、C、Python。对于招聘企业来说,有项目经历、经验会更好。
很多同学苦于没有系统课程、没有平台、没有经验,以至于错过春招、秋招的最佳求职期,就得不偿失了。
IC修真院就有就业直通营的课程,上述的我们都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
无论今天的结果如何,大家最终都要面临选择。莫忘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2023-05-25
2023-04-21
2023-02-14
2022-10-10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