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IC人才
科技生态圈
发布时间:2022-12-02
来源:IC修真院
IC工程师的职业发展路线,最常见的就是两条:技术路线做大佬 & 管理路线当领导。
还有两条不太一样的路:最后决定转行 & 创业追逐理想。
其实无论是一直做技术成为technical leader,还是走管理做manager,亦或是选择创业当boss,最基础的还是要先搞好技术。
从技术开始,发展到后期,才有可能面临这些选择。
技术路线做大佬
作为资深工程师或者technical leader,大概70%的工作时间都是在解决技术问题。接触的还是文档、代码、脚本、工具以及BUG。
研发的本质其实就是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个优秀的工程师,能提出好的问题,也能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才是一个合格的technical leader。
外企大厂喜欢把工程师划分为以下不同的级别:
普通工程师(engineer)→资深工程师(Senior engineer)→主管工程师(staff engineer)→资深主管工程师(senior staff engineer)→总工(Principal engineer)→资深总工(Senior principal engineer)→首席科学家(fellow)
不同级别对应的薪资水平也不同。
如果划分地再笼统一些,主要有这么六个级别:
初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深工程师、技术专家、技术副总裁。
大家在初入行时,基本都是从普通/初级工程师做起。随时工作年限的增加和技术经验的积累,就工程师们需要一步一步往上走了。
专心做技术并不必担心年轻人来卷,更不用担心被淘汰。
IC行业是非常吃经验的。在IC设计端,每个研发环节都至少需要一个资深工程师来带领,这位工程师至少需要十年的一线研发经验,因为这才是整个芯片产品一次性流片成功的保证。
管理路线当领导
IC产品的研发周期很长,研发环节也比较多。
从需求分析到架构设计再到验证综合、布局布线的设计都非常广泛。所以就需要Manager来负责一整个大型芯片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人员配备、节点把控、开发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等内容。
Manager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主攻人员管理的,比如部门经理、研发经理;另一种是主管项目的,比如产品经理、项目经理。
第一种Manager主要和人打交道,比如这个人未来如何发展、如何调薪、如何调整级别等。第二种Manager操心的是项目怎么做,比如在什么时间节点达成什么目标、如何进行资源调配等。
最后决定转行
润到其他行业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部分制造端、封测端的芯片岗位不符合职业规划,比起进产线,大家还是更愿意进写字楼。
另一方面是前些年薪资确实跟不上,芯片设计对人才的要求高,但是薪资却比不上隔壁IT,所以转码的大有人在。
前些年,科班生转行到金融、IT是比较常见的。
但是近两年随着政策的扶持,薪资水涨船高,也有越来越多的科班生选择留在IC行业。
创业追逐理想
很多技术大佬在自己的细分领域做到了一定的深度,就会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向投资组建团队,追逐自己的理想。
近些年不少初创公司就是这么来的。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从Engineer或者Manager变成Boss,就靠这条路了。
无论未来想走技术路线还是管理路线,前5-6年的精力还是要放在技术提升上。
有应届生曾坦言自己拿着40W+的薪资,有时候会觉得有些心虚,觉得自己够不上这40W+。
这是行业红利,也是运气使然。只有当自身的能力价值和拿到的薪资相匹配,这份钱才能拿得心安理得。
职业发展路线好似灯塔指引方向,但最重要的还是当下脚踏实地的每一步。
如果你当下对入行/转行IC有困惑和意向,需要得到指导与帮助,可以点击咨询留言,可以点击免费课程进行观看。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2022-08-24
2023-02-10
2022-12-08
2022-11-21
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