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IC人才
科技生态圈
发布时间:2022-10-18
来源:IC修真院
华为的波士顿矩阵
华为手里只有四张牌:手机(to C)、运营商(to G)、企业(to B)、智能电车
用波士顿矩阵来排列下:
1)瘦狗业务:手机(缺芯片,行业下滑)
2)现金牛:运营商(行业下行、行业领导者)
3)问题业务:to B(行业增长,但优势不大)
4)明星业务:智能电车(行业增长,优势明显)
很明显,车是华为战略方向上唯一的选择,但是华为造车有5个优势和2个挑战:
华为造车的五大优势:
1、智能座舱:鸿蒙座舱域延续手机的实力,全球前二。
2、无人驾驶:MDC智驾域与英伟达实力接近,全球前三。
3、产品力:外形/定位/迭代与手机无异,具备成功经验,
4、渠道能力:几千家手机门店可以秒变4S店,相当于
5、品牌能力:手机领域匹配苹果的品牌力,如果平移到车,品牌力>BBA,看齐保时捷。
但是有2个挑战:
1、缺少芯片:虽然华为HI(鸿蒙座舱+MDC智驾)的芯片设计+软件开发已经很完善,但是缺少国内晶圆厂的支持,智能期待国产化能快速推进。
2、时间窗口:华为2020年收入8913亿(手机4829亿),2021年收入6368亿(手机2423亿),智能电车能否快速接力智能手机,留给华为的时间不多了。
在前篇《华为造车》里,我们认为华为的战略大局将迎来重大调整,所以在2T(to Things)里,将有三个终局分枝。
终局一:基于华为云(B端OS)+鸿蒙(C端OS)继续延续硬件设备缺失的边界。
终局二:基于IDM的全栈芯片,能否突破晶圆厂限制是生存的先决条件,进而支持昇腾/鲲鹏/麒麟等2T芯片重新使能。
终局三:华为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电车品牌,华为的HI(座舱域+智驾域)、全栈芯片、品牌力、渠道门店、技术、电控、电机、供应链综合起来就是为智能电车而生,也是华为收入逆境反攻突破万亿的唯一抓手。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2023-05-31
2022-08-01
2023-02-21
2023-01-04
2022-12-02